"爱国应该砸iPhone吗?"这个荒谬的问题,近日因北京红衣大妈在苹果店的疯狂举动被推上热搜。当一位身着红裙的中年妇女在苹果店内高声背诵《满江红》、辱骂顾客为"汉奸"、摔砸展示机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闹剧,更是当下社会一种令人忧心的群体心理现象。
当"正义"成为伤人的武器
红衣大妈的表演堪称荒诞剧现场:她完美背诵古典诗词展现惊人记忆力,却将岳飞抗金与抵制苹果手机荒谬挂钩;她声嘶力竭地诅咒店员和顾客,最后被救护车带走时仍不忘留下电影反派式的台词。这一幕暴露的不仅是个人行为失范,更是某些人将爱国简单等同于仇视外国品牌的认知误区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网络评论区涌现的大量支持声音。这些人将粗鄙的破坏行为美化为"爱国壮举",给骚扰普通消费者的行径戴上"正义"光环。这种集体癔症般的状态,让人想起勒庞在《乌合之众》中的警示:"群体永远徘徊在无意识的边缘,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。"
"卖惨经济"背后的道德沦丧
如果说红衣大妈事件展示了扭曲的正义感,那么"阿彬们"的卖惨带货则揭示了另一种社会病症。数据显示,某平台2022年"助农"类视频中,有32%存在刻意营造悲惨人设的情况。这些视频制作者深谙心理学原理——用白发老人、悲情音乐和超低价格构成的三重刺激,直接击穿观众的心理防线。
当善良成为被算计的弱点,当同情心变成流量密码,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几次网购的金钱,更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。正如阿彬在良心与利益间的挣扎所示,这种"低成本造假"正在培养出一批专业的道德投机者。
重建理性的公共空间
两个事件看似无关,却共同指向同一社会病灶:在情绪压倒理性的环境中,高尚概念正在被滥用。红衣大妈的"爱国表演"和阿彬的"卖惨营销",都是用简单化的道德标签掩盖复杂现实的行为。
胡适先生曾说:"宽容比自由更重要。"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更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——既要警惕被廉价爱国情绪裹挟,也要识破精心设计的悲情营销。真正的爱国体现在创造价值而非破坏财物,真正的善良需要理性判断而非盲目冲动。
当我们下次面对类似场景时,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这是事实还是表演?这解决了问题还是制造了对立?这种做法会让社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?保持这份清醒,或许就是我们对抗群体非理性最有力的武器。
盛达优配官网-专业期货配资-杠杆炒股配资网-郑州配资网股票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